孩子是O或X型腿嗎?下肢肌力訓練從小開始

從爬、站、走的發展,寶寶的雙腿會隨著生長發育產生不同的變化,直到大約6-7歲才會發育成熟。如果發現小朋友出現O型腿或者是X型腿怎麼辦?可以怎樣改善?

撰文/編輯部

生理性O/X型腿

胎兒在子宮內小腿彎曲,因此孩子出生時O型腿是正常的,隨著成長大約2歲時便會回到筆直狀態,3-6歲再出現X型腿,逐漸發育雙腿愈來愈直,大約11歲時,膝蓋會回到直立或是稍微外翻(X型)。如果孩子是在以上的成長階段出現X或O型腿,且雙膝彎曲的角度對稱,比較可能是「生理性O/X型腿」,而是一個正常發展的過程,只需要密切追蹤即可。但有些孩子的腿部角度回復並不完全,而出現「病理性O/X型腿」。

嬰幼兒腿部發展4階段

階段1. 新生兒至6個月大:O型腿

雙腳合併時,膝蓋無法自然貼近,產生類似O型的形狀,腳踝併攏站立時,雙膝蓋內側的間距不超過6公分,為正常生理性O/X型腿」的範圍。

由於胎兒長時間在子宮內呈現蜷曲的姿勢,讓髖關節的股骨內旋角度較大,小腿骨和腳掌也是往內彎曲,自然就形成了「O型腿」。O型腿大約會持續到一歲半至兩歲左右,之後腿型就會開始變直。只要膝蓋間距正常,家長便不需擔心寶寶腿型不正常,需想用包巾、繩等外力拉直他們的雙腿。

階段2. 6個月大至兩歲:正常直腿

6個月大的寶寶的骨骼、神經系統、肌肉協調能力發展也日漸成熟,直至2歲,孩子的腿部肌肉可支撐本身重量,並靈活運用四肢關節,原本O型腿的情形,會隨著開始走路、活動,讓骨骼狀態在半年到一年之內慢慢矯正回正常的直腿。不過,每個人的腿部發展情況都不一樣,與營養攝取是否均衡、家庭環境基因等等有關。

階段3. 2歲至4歲:X型腿

當孩子的膝蓋併攏時,雙腳自然貼近,產生類似X型的形狀,膝蓋併攏站立的情況下,雙側腳踝內側間距不超過8厘米為正常。

X型腿的出現是因為孩子2歲後,腿部漸轉筆直,隨着體重和活動量增加,膝蓋關節處會逐漸往外翻向前,而開始出現生理性膝外翻的現象,有些人的膝蓋內側甚至會碰在一起。3-4歲是X型腿最明顯的時期,一般X型腿為腿部發育的其中一段過程,隨著孩子的腿部發展日益成熟,會自然恢復為正常直腿的狀態。

階段4. 4歲至6歲:正常直腿

4歲之後,隨着生理發展和活動量的增加,腿型會再轉為趨近筆直,或呈現輕微的膝外翻。到6-7歲時,雙腿就會慢慢發育為成人的模樣,逐漸定型。

這一系列的發展過程為下肢的鐘擺效應,只要符合正常範圍,父母都不需特別擔心。

下肢肌力訓練從嬰兒起步

基本上,孩子腿部的生長只要符合下肢的鐘擺效應,就不用太過焦慮,但家長仍需多注意小朋友的骨骼發展,如果腿型過度彎曲的話,可能代表下肢關節間的位置不正確,容易進一步形成關節間過度壓迫、磨損,間接導致下肢肌力不平衡,走路易感疲憊、痠痛,甚至將影響下肢骨骼發展。如有懷疑,立即諮詢醫生,才能及早期發現問題並治療。平時也可進行適度運動,提高肌力,保護骨骼。

  1. 多進行大肌肉活動

寶寶7個月大開始嘗試爬行後,父母可鼓勵他們多爬行,藉此提升軀幹肌力,在未來學習行走時,能幫助他們保持身體姿勢穩定,而不至於讓腿部承受過大壓力。此外,3歲以上的幼兒,也可以多注重腿部的訓練,戶外步行、攀爬活動,都是很適合的活動。

  1. 避免W型坐姿

如果孩子有習慣性的「W型坐姿」,父母應提醒他們改掉這個習慣,變換成盤腿。孩子仍然無法戒掉的話,則可準備專屬孩子的桌椅,讓孩子改為在椅子上活動,減少W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