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著幫孩子說話 教孩子說話的8個實用技巧

孩子到了歲數還不太會開口說話,父母都會非常憂心。教孩子說話時也會不斷糾正孩子的文法、發音和語速,殊不知這樣做不但無法幫助孩子發展語言,還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討厭說話。避開4種NG做法、掌握8技巧、破解3大迷思,教你聰明引導孩子說話!

撰文/編輯部

教孩子說話的4種NG做法

  1. 強迫孩子叫人

有時孩子碰到陌生人都會比較被動。要孩子叫人,最好先幫他做好心理準備,引導孩子預演:「等下見到xx叔叔,可以主動跟他說『xx叔叔好。』」孩子不配合就先給他們時間,先與親戚玩得熟絡,自然會主動開口叫人。

結束後也可以跟孩子討論剛剛的表現,多給孩子正向鼓勵,這樣孩子下次才會願意主動與陌生人打招呼。

  1. 不斷糾正發音

一直糾正發音會讓孩子更加不喜歡說話,孩子可能會下意識避開「難發音」或「無法發音」的字。在發音尚未成熟的階段,父母可以放慢說話速度,一字一句示範發音和口型,讓孩子聽或看清楚口型要怎麼說。示範後也不需要要求孩子反覆練習,以免增加壓力。平常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帶孩子進行語音聽辨的練習,提高對聲音的敏感度。

2、3歲的孩子有發展性構音異常很正常,但如果孩子犯的錯誤較罕見,例如將聲母省略了,或從發音不標準,難以辨認其語句,就要就醫檢查。

  1. 要孩子「講快一點!」或直接幫孩子表達

一直催孩子講快一點會對孩子造成巨大壓力,在孩子還沒說完話之前幫孩子「代言」則會剝奪孩子練習說話的機會。聽孩子說話時,應該要耐心等孩子把話說完,除非孩子說的句子不符合文法或語句過短,令其他人不明白他們表達的意思,才需要替他擴展成完整的語句。例如孩子說「紅色,車車。」,家長便可以將字詞擴展成完整語句:「你看到一架紅色車車。」

  1. 讀故事書時用連珠砲式逼問孩子

帶孩子讀故事書時,可以問孩子與故事情節發展相關的問題,而不是聚焦在「人物動作」、「物品名稱」等片段,這樣無助孩子理解完整的故事。

促進語言發展 這樣做才對

1-2歲:引導說話技巧

  1. 多創造不同對話情境,讓孩子有機會練習說話。
  2. 給孩子多一些時間表達,耐心等他把話說完。如果孩子不知道怎麼說,家長可以先示範一次。
  3. 利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引導主動說話
  4. 用簡單的口語敘述孩子或自己正在做的事,將語句和當下情境連結,在增加字彙量的同時強化理解指令的能力。
  5. 引導孩子說話,但不逼他們說,如果孩子不願意說,不必勉強他。

2-3歲:引導說話技巧

  1. 用孩子的語言擴展或延伸語句,例如「紅色車車」,可以將句子擴展為:「這是一輛紅色車車。」
  2. 孩子用陳述句說話時,可以視情況幫他改成疑問句。例如孩子說:「那是一輛紅色車車」,可以改成:「那是一輛紅色的車車嗎?」
  3. 耐心等孩子把話說完,不要急着幫孩子表達。

說話異常卡住 要趕快就醫檢查

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大腦神經發展成熟度有關。雖然在語言發展初期講話不流暢是正常現象,但也不能排除語言異常的可能。如果孩子重複詞語中部分的單字或音節,例如說「西西西西西….西瓜」、講話講到一半突然停止,像喉嚨被卡住,或在說話時有眨眼、跺腳等怪異的肢體動作,就必須就醫評估治療。

孩子結巴別打斷!

當孩子開始結巴,家長應要等孩子把話說完再回應或補充,不要中途打斷或不斷糾正孩子的發音。聽孩子說話要專心,不要玩手機或看電視。每天至少與孩子獨處半小時,專心和孩子對話。

3大常見迷思

迷思1 :剪舌繫帶可以讓發音變清楚?

如果孩子真的舌繫帶過緊,一出生就會因為喝奶不順暢被發現。就算舌繫帶真的太緊,剪掉也不會讓孩子的發音立刻變清楚,仍然需要經由語言治療學習新的發音方法。

迷思2 :孩子口吃要提醒他「講慢一點」?

要提升孩子說話的流暢度,應該是大人要放慢說話速度。要求孩子慢慢講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能力不足,而產生心理壓力,令他們的表達能力可能會變得更差。

迷思3 :吃太多泥狀食物容易導致「痴痢根」?

雖然說話和吃飯都會用到嘴巴,但這兩種行為進行的方式並不相同。在口腔運動之外,還是要搭配發音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