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姿妹:不再是姊妹 父母偏愛成為手足關係殺手

孫燕姿的粉絲都知道,她有個的親妹妹孫燕美,小她6歲、是一位醫生,倆人感情很好,孫燕姿社交網站帳號中也有不少與妹妹的合照。但日前孫燕美卻在自己社交帳號上宣布,和「某人」不再是姊妹關係,其後也證實了指的就是孫燕姿。
撰文/編輯部

活在手足的陰影下

孫燕美聲明中提到,這幾年跟「某某人」的關係已經轉淡,並表示後半生要為自己的生活和權利來定義自己,只想平靜過生活。其實,孫燕美過去就曾向粉絲透露,在姊姊孫燕姿成名後,因此在學校遭受排擠,甚至影響到社交和職業生活。她為此離開新加坡,移居澳洲,曾經她也有埋怨:「我爸一直都在陪伴我姊,我也有點羨慕。」

(圖片來源:孫燕姿 微博)

在第二波發文孫燕美也隱隱證實了父母的偏愛,「看了小紅書一些帖子,說是因為父母偏愛導致我的行為……確實有那麼一點點,但我覺得更準確的是偏勢力吧,而某某有勢力的人,不愛。」粉絲們分析,除了爸媽的偏愛,另一點可能是長期在姊姊鋒芒下生活壓力太大,所以感到很吃味。

完全不偏心的父母?

父母親能否做到完全不偏心?根據美國一項調查,有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都表示自己會偏愛某一個孩子,但還未計算有些父母會在硏究過程儘量掩飾自己的偏心。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指出,父母偏心容易造成手足的隔閡。即使表面不會經常因此而吵架,但他們也會不容易親近,因為很多負面的情緒來自手足的存在。

6原則讓孩子感覺被愛

如果父母也發覺自己有偏愛孩子,或是孩子抱怨家長偏愛其他兄弟姊妹,家長該如何處理才能降低孩子的負面感受呢?《未來Family》採訪學者專家後,提出了6個建議:

  1. 跟孩子說「我一樣愛你們」

父母比較疼愛某個孩子,這是人之常情,但千萬不要表現出來。否則孩子可能會覺得無助,覺得不管怎麼樣都無法得到父母的愛,所以爸媽要對自己偏心有所覺察,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1. 關心孩子的情緒,回應事實

偏心與不偏心是一種主觀判斷,但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背後一定有某個事件所引起,爸媽需要回應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例如,妹妹抱怨媽媽比較疼哥哥,媽媽可以回應:「你覺得我陪哥哥的時間比陪你的時間多嗎?你希望我有更多時間陪你嗎?」
爸媽試圖想解釋自己很公平,往往徒勞無功,而且永遠比不完,只有當下的情緒先被關照了,才能理性溝通。

  1. 平等不等於一樣

很多父母追求公平,什麼都想給兩份,但媽媽沒有兩個,哄老二睡覺,老大也同時想要抱抱,媽媽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爸媽應該思考孩子到底要的是什麼?如果想著給孩子一模一樣的對待,就是公平,是錯誤的觀念。因為孩子的年紀不同,需求也不同。你可以一邊抱小的,一邊和大的聊天,給他愛和安全感,這樣就不用什麼東西都要兩份。

  1. 讓孩子理解爸媽為什麼要求不同

在孩子的心目中,「公平」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年紀、性別、個性、興趣等都不一樣,爸媽其實很難做到完全公平。例如姐姐成績比較好,爸媽要求她考90分以上,弟弟成績較不穩定、,只要考70分就有獎勵,姐姐對此感到很受傷。所以家長可以讓孩子理解,爸媽對他們有不同的要求,是因為每個孩子的特質和能力不都一樣。

  1. 鼓勵合作代替競爭

比較容易激化孩子之間的競爭,家長不妨鼓勵手足之間以合作取代競爭,強化孩子的優點,引導兩人互相幫忙及合作,如姐姐教妹妹做功課、妹妹帶個性較害羞的姊姊出門買東西。爸媽除了肯定孩子的能力、幫了爸媽的大忙之外,也可以邀請手足表達感謝。

  1. 打造一對一獨處時間

如何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重視、在乎呢?家長可以安排一對一的獨處時間。每個孩子都想確定自己在爸媽心中是獨一無二的,爸媽是愛自己的。
現代爸媽工作忙碌,育有兩個或以上孩子的話,每個孩子被分配到的時間又會更少,因此,爸媽陪孩子時要專心,放下手機。

打造獨處時間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難。當大的還沒放學回家,陪小的吃點心,或是一次幫一個孩子洗澡,這些都是親子之間的獨處時間,只需短短數十分鐘就能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