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素養力 適度接觸讓孩子更強大

身處這個數位時代,網絡資訊隨手可得,隨時為人們提供學海無涯的知識。即使要知道地球另一邊的風景,也可以像多啦A夢的「隨意門」打開網絡之門便看到,但也令人們喪失「距離感」、「時間感」及「移動樂趣」。太快得到結果,也會太快失去意義。我們在這個時代要學習哪些素養能力?

孩子與未來接軌

傳統教育所重視的學術能力,即「讀、寫、算」,在面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等應用已日漸不足,因此各國紛紛提出學子們需具有4C能力,亦即為「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有效溝通 (effective communication)、團隊共創 (collaboration and building)、創造與創新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此外,更需要擁有使用資通訊科技的能力。

社會上對數位素養有很多定義,但其中最全面的定義之一是來自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Hiller Spiers 教授,他將數位素養分為三大重點:

  1. 數位內容的搜尋與吸收
  2. 創作數位內容
  3. 數位內容的交流與分享

數位素養是一項終身技能,如同學習語言一樣重要,而孩子愈早學習數位素養知識愈好,因為這項技能可以幫助他們在現時依賴科技的世界中成功找到自己的道路。

數位思辨力——內容搜尋與吸收

數位素養除了代表懂得在線上閱讀內容,還需要知道如何找到特定的內容和使用它的正確方式。了解網路安全基礎知識,並有意識地使用網路便非常重要,例如設定密碼或保護個人資料等。

此外,我們還需要能夠正確評估信息。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鄭國威指,現時網上有大量的虛假資訊,資料來源可疑,而且也會利用轟動的標題來吸引人們閱讀。尤其是孩子,接觸到這類資訊是也有可能未能判斷到資訊的真實性,錯信虛假資訊。所以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當在網絡上遇到奇怪、不理解的資訊時,向大人問問題,尋求真相。

數位創造力——有意識地創作數位內容

孩子除了會在網絡上吸收、閱讀資訊,他們還會有機會在網上創作內容。在論壇上發表評論、發送電子郵件或只是在社交媒體網站上發文等等,這些日常使用網絡的活動都已經是在創建網上內容。所以,在這個孩子都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時代,他們必須要學習有意識地創作內容,包括帖文、電郵、影片等,為自己的言論和立場負責任。

隱私保護力——數位內容的交流和分享

我們可能很少智考慮在網路分享內容的後果,但網絡傳遞訊息之快,可能上載一段影片,在數分鐘之間便有幾百、甚至幾千人看過,而個這些內容很可能會被濫用。例如,張貼家中的照片、最近到過的餐廳等訊息,都已經足以讓別人深入了解我們的生活,並引發安全問題。所以孩子必須要謹慎分享資訊,幫帳戶設定保護力高的密碼,以及在遇到問題後儘快向家長或老師求助。

雖然說到電子產品,不少家長也是會反對孩子過早接觸。但現時孩子和電子科技基本上是無時無刻都脫不了關係,其實適度使用可以讓孩子讓孩子儘早學習數位素養,支持他們的成長,讓他們更懂得如何善用科技與適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