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水腫避無可避?日常習慣及早預防助消腫

孕媽媽在懷孕後雌激素會急速上升,身體的儲水能力亦隨之增加。多吸收的水份會分佈於身體各部位,當水分積聚到某一程度,會令外觀上出現變化,便是我們稱為的「水腫」。根據統計,每十位孕婦就有八位會有不同程度的水腫。水腫於懐孕後期最明顯,主要是因為子宮持續脹大,令下身大靜脈受壓,血液循環減慢,水分便容易積聚在腳面、腳踝、小腿、大腿,甚至外陰唇之中。

「生理性水腫」vs「病理性水腫」

但原來懷孕帶來的生理變化並不是形成水腫的唯一因素,某些慢性病或妊娠併發症也會讓孕婦出現水腫。因此,孕媽媽必須先分辨自己到底是「生理性水腫」,還是「病理性水腫」?

  • 「生理性水腫」

生理性水腫的水腫型態又可分為「靜脈曲張型」和「下肢浮腫型」,前者是水分滯留在血管導致靜脈被撐大,腿部血管如紅色蜈蚣那樣明顯凸出,有些人甚至會從小腿、大腿一路蔓延到會陰部;後者則是水分滯留在肌肉組織,導致下半身呈現浮腫狀態。此外,有些孕媽媽早上睡醒,手會浮腫麻脾,甚至無法用力握拳,這也是孕期生理性水腫常見的症狀。

婦產科醫生彭加雯指出,受到地心引力影響,孕期水腫大多都會集中在下半身,但其實身體其他部位也會有些微浮腫。懷孕後期,肌肉組織變得更肥厚,容易壓迫神經,阻礙血液流通。如睡眠期間沒有變換姿勢,早上起床就容易手部浮腫麻脾。

  • 「病理性水腫」

病理性水腫的特徵是全身都會浮腫,而且無法自然消腫。不像生理性水腫大部分集中在下半身,可以透過日常療法自然消腫。病理性水腫亦會導致蛋白質流失,影響胎兒發育,甚至有可能會導致胎死腹中。

生理性水腫大多在接近足月時發生,但病理性水腫則會早在第二孕期就會出現。如果孕媽媽的水腫出現在下肢以外的部位,包括:面部、上肢、會陰等全身各部位、體重突然急速上升(正常情況第三孕期每週增加0.3-0.5公斤),血壓飆高,或是出現頭痛、視力模糊等症狀,便可能是「病理性水腫」的警號,所以每次產檢都必須要量血壓和驗尿。

病理性水腫4大成因

1.白蛋白不足

白蛋白不足會讓水分跑到肌肉組織,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肝臟疾病或卵巢被過度刺激所致。肝臟功能不佳(如肝硬化)、孕前接受誘導排卵(如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為高風險群。

2.腎臟功能不佳

腎臟會將體內不必要的水分和電解質排出體外,如腎臟功能出問題,體內多餘水分便無法排出,就會造成水腫。慢性腎臟病患、部分心血管病患者、嚴重糖尿病及免疫疾病患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為高危險群。

3.心臟功能不佳

心臟衰竭會讓血液無法正常輸送,導致水分滯留在體內。另外,高血壓病患也是高危險群。

4.妊娠毒血症

妊娠毒血症不但會導致腎功能異常,也會讓白蛋白流失,引發全身性的水腫症狀,其中又以面部、手部最明顯。因此,孕期若發現體重在短時間急遽上升、異常增加或出現頭痛、視力模糊、血壓升高、右上腹痛等徵兆,就應儘快就醫。如果水腫嚴重,用手指按壓,皮膚凹陷,長時間不會回彈,也須就醫檢查。

5個日常療法減緩水腫

1.調整姿勢及運動

避免久站或久坐,適時活動筋骨。孕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懷孕後仍可以保持運動的習慣。每日睡前進行10分鐘的抬腿運動,也能幫助預防或減輕下肢水腫。

2.調整睡姿

躺着休息和睡覺時儘量採用左側躺的姿勢。因為負責運送血液返回心臟的下腔靜脈在身體右側,如果長時間維持平躺或右側躺的姿勢,就會壓迫到下腔靜脈,導致靜脈血液回流不順暢,造成水腫。

3.彈性減壓襪

穿着醫療用等彈性減壓襪有助預防或減輕下肢水腫,甚至可以預防下肢血栓。

4.泡腳及腿部按摩

洗澡時,可先用溫水浸泡小腿大約10分鐘。洗澡後,按摩腿部,先從腳趾到腳踝處輕輕按摩,再從小腿至大腿上下按摩。不需要太過用力按壓足底穴位或肌肉,以免造成疼痛而引發子宮收縮。

5.減少高油、高鹽飲食

均衡飲食,增加動物類和大豆類等優質蛋白的攝取,減少高油、高鹽的飲食。因為鹽分高的食物,會令體內的鈉容易過量累積,破壞身體滲透壓的平衡,造成鉀的流失;也讓水分滯留在血管內,令血壓上升。同時也要補充足夠水份,不要因為水腫而減少水份攝取。